古人問「老」,不同層次的三樣貌~
■「晚晴」~唐代/李商隱
深居俯夾城,春去夏猶清。
天意憐幽草,人間重晚晴。
並添高閣迥,微注小窗明。
越鳥巢幹後,歸飛體更輕。
☆借「晚晴」喻人在晚年應受的重視,夕陽餘暉從窗楞間透出,意境至美,也隱約帶出人在晚年後的角色,生命的光芒以最柔和優雅的方式影響世界。
■「詠老馬詩」~南朝 陳/沈炯
昔日從戎陣。流汗幾東西。
一日馳千里。三丈拔深泥。
渡水頻傷骨。翻霜屢損蹄。
勿言年齒暮。尋途尚不迷。
☆藉由歌詠老馬的一生比喻人生,即便晚年依然有能力,期望受到尊重,亦願意為社會赴力。
■「龜雖壽」~東漢/曹操
神龜雖壽,猶有竟時。
騰蛇乘霧,終爲土灰。(騰 一作:螣)
老驥伏櫪,志在千里。
烈士暮年,壯心不已。
盈縮之期,不但在天;
養怡之福,可得永年。
幸甚至哉,歌以詠志。
☆ 心境清明看待自己人生,展現對自我的掌握與自信,豪情不減。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【唐代熟男的心靈對話】~
■「詠老贈夢得」~唐/白居易
(贈給同年的劉禹錫)
與君俱老也,自問老何如。
眼澀夜先臥,頭慵朝未梳。
有時扶杖出,盡日閉門居。
懶照新磨鏡,休看小字書。
情於故人重,跡共少年疏。
唯是閒談興,相逢尚有餘。
☆消極面對老去,懷念老友珍惜友誼。
■《酬樂天詠誌見示》 唐/劉禹錫
人誰不願老,老去有誰憐?
身瘦帶頻減,發稀冠自偏。
廢書緣惜眼,多炙為隨年。
經事還諳事,閱人如閱川。
細思皆幸矣,下此便然。
莫道桑榆晚,微霞尚滿天。
☆積極不諱老,鼓舞彼此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