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我們住宿的小木屋步行,學當地人走捷徑,約一公里多便達市區,這是個全賴觀光而活的美麗小鎮,鎮上商店旅宿等雲集,但沒有像亞洲滿街都是張揚奪目的霓虹招牌, 只見低調內斂又不乏品味的建築,除非細看,否則從外表實在不易分辨其“身份”啊!

當我被滿地的松果吸引,回神後,老公竟然不見蹤影,只聽到群鴨嘶叫,“妳往前走,我正在照鴨子!”,電話那頭顯示老公也沒閒著,只是,只聞鴨啼,未見水池啊?!循鴨聲而近,這才發現,老公依在大樹旁,專注的手機往上追焦!
“啥?!鴨子上樹?!”, 費了勁終於在樹縫中找到“鴨子”身影,看到醒目的鵝黃脖子,不禁跟著興奮,加入“獵鴨大隊”~~`
後來發現,樹上可不只一隻,陸續看到五隻,五鴨群嘶,難怪格外聲大嘈雜!
沿街續逛後,在公園又發現它的出沒,甚至返回小木屋時,在附近也見它草上覓食的身影, 像筷子的尖嘴,紅色的腳,模樣吸睛,想必這是當地特有的鳥禽,Whatsapp那頭房東的回覆“Bandurrias”,透過google比對中文,“黃頸朱鷺”,原來它不是鴨,是鷺鷥啊!
沒想到在南美Patagonia,除了看到火烈鳥外,又多認識了這麼美麗的鷺鷥,只是,它顛覆我印象中在田埂水岸的白鷺鷥形象,奧妙有趣的大自然,真是永遠看不盡,學不完啊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